园所历史
蒙养传承 溯本寻源(1952年以前)
蔡元培先生的“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是其长期教育实践成功经验的精髓,他的这一思想主张,对研究和探索儿童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早在红楼时期,北京大学就开办了小型的托儿所。那时,学前儿童教育在北大就已经有了萌芽。
燕园梦圆 教养合一 (1952-1979年)
1952年,北京大学正式成立幼儿园,全称“北京大学附设幼儿园”,时任北大教授的陈意先生担任第一任园长。幼儿园成立之初就提出“科学营养,健康成长”的主张,悉心呵护和精心照顾儿童,保障儿童健康成长。60年代、70年代,采用分年龄段、分科教学,对幼儿实施全面生活护理和教育。
科学治园 生机无限(1980-1999年)
80年代、90年代,幼儿园为适应幼教改革发展的需要,规范办园,重视制度建设,实施更加科学的管理。陆续引进一批优秀的幼儿教师人才,提升幼教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优秀的队伍带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1995年北京大学幼儿园更名为北京大学幼教中心。幼儿园开始探索教育特色发展之路。
文化融合 特色探索(2000年至2018年)
进入21世纪,北京大学幼教中心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北大幼教事业蓬勃发展,教育观念深入革新,探索个性化的优质教育和服务成为特色发展的方向。幼教中心以“科学、民主、求实、创新”为基本管理理念,以培养全面发展且富有个性的新一代儿童为目标,重视对儿童教育的研究与探索,借鉴和融合了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法,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教育资源,突出情感教育,强调儿童“在快乐中游戏,在行动中学习”的个性化教育,以儿童为学习主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幼儿园工作的各个领域不断获得发展,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北京市市级示范幼儿园、北京市社区儿童早期教育示范基地、北京市学前儿童特殊教育示范基地、北京市名师工作室、北京市食品卫生A级单位、海淀区学前教育干部教师培训基地、海淀区卫生保健示范园等。
2014年,再次更名为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
聚焦质量 教研并进( 2018 年 至今)
2018年幼儿园转入学校教务系统,成为了学校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坚守教育初心,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继续秉承北大精神,以融合理念打造园所文化底色。不仅将融合理念和兼容并包的精神践行于幼儿园保育教育的各个方面,更是将之变成一种态度和文化,深植于园所工作中,教研、科研双轨推动园所教育工作质量提升。近年来,幼儿园在多项课题研究的推动下,紧密结合园所工作实际,梳理有效经验成果,积极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成为了教育部-儿基会中国融合教育推进项目试点园、中国教育学会干部教师研修基地、STEM教育海淀领航幼儿园等。